AI风口之下,行业蓬勃发展,我国AI核心产业的规模在2023年已达5787亿元,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的行动计划,标志着AI产业加速迈入规模应用的新阶段。
同时,AI对专业人才的渴求是空前的,一方面是素质,一方面是数量。预计到2030年,中国AI人才需求量将达到600万人。
但是当下,AI人才缺口是相当巨大的,目前国内外大学和现有顶尖人才储备不过200万人,而大量的高素质AI人才,不仅来自高科技企业,更需要从各大高等院校的教育中走出来。
从上世纪90年代就积极投身教育和产教融合事业的Intel,顺应行业和社会趋势,通过企校融合、产教融合、产学合一,树立了新型AI教育的标杆。
通过与武汉工程大学、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Intel首次将院校、伙伴、行业出版机构四方组合在一起,共同建立“Intel数字化能力培养示范中心”,聚齐了实训中心、师资教材、前沿技术、生态方案等各方面要素,推动AI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Intel与武汉工程大学、联合伟世完成了AI 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解决方案的落地实践。
另一方面,Intel联合人民邮电出版社,将于今年10月推出AI理论与应用实践相融合的新形态精品教材。
多管齐下,进一步促进产学融合,全链路赋能高校AI教育,加速 AI实际应用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让人才从产业中学习、到产业中应用、为产业而发展。
武汉工程大学副校长喻发全表示:“产教融合,赋能新工科,是响应 AI+产业赋能升级的时代机遇。我们希望能够引入更加丰富的AI解决方案组合和强大生态系统,加速教育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工程创新能力和适应未来变化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
↑↑↑各方领导合影留念,左起依次为:人民邮电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高等教育理工分社副社长税梦玲、武汉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组织部部长马小龙、武汉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喻发全、英特尔中国人工智能首席架构师夏磊、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廷瑞
武汉工程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湖北重点建设高校、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前身是1972年创建的湖北化工石油学院,2006年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拥有9大学科门类、73个本科专业、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本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万人,其中研究生6000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国家杰出青年等高层次人才30余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技术机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76个省部级平台。
早在 2006 年,武汉工程大学就已经开办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计划。
2019年,武汉工程大学正式成立了独立的人工智能学院,推进“AI+专业”试点改革,以学科优势,发展产教融合新模式。
近年来,武汉工程大学的学生,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华为ICT大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有影响的国家级和世界级竞赛中,获得了各类奖项100余项。
尤其是2002年5月,武汉工程大学(当时还叫武汉化工学院)的机器人足球队,首次在第七届世界杯机器人足球大赛中获得了冠军。
几个小机器人在被各种研究之后,至今还驻留在校史展览馆中。
在AI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设立实训中心,加强产学研融通合作,打通科研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
另一方面,企业也要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提供智能化场景案例和解决方案等方式,增加对学生实际经验的培育。
就是在这样共同的人才培养愿景下,Intel、武汉工程大学与多方合作伙伴合作,按照“端边云”一体化方案,打造了武汉工程大学AI创新实验室。
该实验室以Intel提供的硬件终端为基础,聚齐了算力、算法、数据、场景等AI发展的核心要素,还特别加强了生成式AI(AIGC)的技术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具实操性和场景化的学习平台。
联合伟世作为AI教育的先行者,致力于提供AI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包括教学科研平台、教学实训课程、实训装备、开发套件,涵盖 “课程”、“实训”、“比赛”和“认证”四部分组成的AI教学四部曲,加速培养AI应用型人才走向一线。
同时,联合伟世在AI教育领域与Intel紧密合作,获得了Intel全球青少年数字化能力培养和未来建设者数字化能力培养项目的授权,并在高效推进OpenVINO AI应用技术技能认证工作。
目前,联合伟世的AI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近百家学校落地应用,AI训练师培训认证方面还得到了北京市海淀区相关部门的认可、授牌以及指导。
优质的教学也离不开精心打磨的教材。
今年10月,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Intel打造的AI理论与应用实践相融合的新形态教材将会正式出版。
该教材分为七册,涵盖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机器学习、自然语言等AI前沿技术,汇聚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六所顶尖学府的高水平专家智慧,深度融合理论精髓与应用实践,让教学更贴近实际,更具指导意义。
2019年至今,Intel在教育投入方面的侧重,已逐步转变为“产学协同培养数字化人才”。
Intel的数字化能力培养项目(Intel Digital Readiness),已经在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实施,还有经过全球各国验证的全套课程体系、配套实践案例。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Intel已经连续7年开展AI人才国际培养项目,并在各大高校中设立人才培养基地。
AI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Intel不仅提供了全套教育解决方案,更提供了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竞赛、国际交流等全链路的人才培养的活动。
而这一切举措的背后,离不开Intel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持续创新。
硬件上,最新的酷睿Ultra处理器集成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与CPU和GPU一同加速AI教学应用所需的AI算力。
至强W系列台式机和工作站处理器,凭借多核心、高主频、强算力优势,为AI训练和推理提供更高效的深度学习加速,支持机器学习、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AI工作负载需求。
至强W工作站还内置AILearning学习平台,提供多种AI开发虚拟环境和框架工具,并预置《AIGC应用与实践》等多套AI相关课程,实现从入门到实践的完整学习体系。
软件上,Intel为AI教学提供了OpenVINO工具包,开放视觉推理和神经网络优化,充分利用Intel推理引擎,优化深度学习,一次编写即可在广泛的设备和AI应用中进行部署。
教育兴,则产业兴,则国家兴。
在政策支持、企校协同的发力下,AI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已逐渐发展成熟。
再加上Intel这样有技术实力、有社会责任心的高科技企业的助力,教育和AI深度融合的速度必然越来越快,质量必然越来越高,而随着应用型人才不断培养和输出,AI产业和应用的融合也必将跑出“加速度”。
请登录后查看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