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师天浩
作为一名资深影迷,几乎做到了逢片必看。
先后观看了春节档热映的《热辣滚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红毯先生》,从个人视角,最爱的是宁浩和刘德华联手的这部《红毯先生》。
在大众接受程度上,这部影片热度不高,最终以撤档告终。
先说这部影片的精彩之处,作为一部准商业片,宁浩以黑色幽默的方式,聚焦了“沟通”“交流”的现实问题,并且很深入了探讨了该现实困境。作为一个喜欢现实题材的影剧迷来说,这种愿意用商业片的框架,去剖析现实问题的影片,都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容易扑街)。
此外,这部片还有很多剧情之外的看点。
首先,一直是偶像派巨星的刘德华,在影片里毫不避讳的各种“自黑”的桥段,且主角设定和刘德华本人有很高的重合之处,整个观影过程代入感非常强。
其次,2006年宁浩赖以成名的《疯狂的石头》,就是在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支持下,获得了300多万投资,拿下2000万票房,开创了中国“黑色幽默”电影的序幕。宁浩本人也一跃而起,成为千禧年后为数不多“人气值”超高的新星导演。
这次影片,也是导演宁浩和“天王巨星”刘德华两人奇特缘分的一种延伸和继承。一个略有“土味”的导演,和一个“偶像范”十足的天王巨星,这种创作“CP”也是该影片有趣味的一面。
当然,作为一个合格的影迷,对影片的评判永远是聚焦在其“精神内核”上,对于沟通、交流这种现实困境的探讨,才是喜欢这部黑色幽默电影的原因。
探讨“沟通”的电影,为何“扑街”?
《红毯先生》以娱乐圈“秘闻”展开故事,通过刘德华饰演的天王刘伟驰,为拿心心念念的“影帝”,不靠谱导演推荐“演农民”可获奖。偶像派巨星在尝试升华演技的过程,遭遇到各种荒诞的故事,扒开电影业和娱乐圈繁华的表象,而故事情节里无处不在体现了人与人沟通的困难。
影片里,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刘伟驰很认真的在与各方“积极沟通”,可结果却越来越糟糕,片场打架、农村逃跑、导演演员对骂等荒诞现实接踵上演。
天王不理解玩短视频的年轻人,经纪人不理解想吃苦的天王,资方不理解想讲故事的导演,导演也不理解干涉拍摄的资方。
这种故事大框架下,宁浩黑色幽默的叙事“手法”,很容易熔造了一盘非常有趣、好玩,且蕴含一定深度的影片。
非常有趣的是,影片里刘伟驰的失败原因,正是该影片失败春节档的根源。简单一句话,目标决定了行动模式,行动合理性越低,目标实现概率也就越差。
电影故事起点,是偶像派天王巨星刘伟驰,在一次重要的电影节颁奖盛典上,和影帝“又㕛叒”一次擦肩而过。巨星现实中巨大的成功,与错失影帝的失落,使他有了要拍一部“冲刺”电影节的作品,并以莱昂纳多“小李子”凭《荒野猎人》夺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的案例为榜样。
也想通过类似小李子钻马肚子这样的“付出”,来拿下影帝。
所以说,刘伟驰目标异常明确,精准到获得著名电影节“影帝”的地步。而问题出现在行动上,比如说寻找导演,并不是以有能力拍出获奖影片的条件选择,而是选了“私交不错”的故事里林浩导演。
比如说,围绕刘伟驰整个的团队,仍旧是过去打造自己偶像派形象的“老团队”。整个过程,并没有任何获奖方面有“资历”的团队或个人新加入到刘伟驰团队中,整个过程里刘伟驰背后的运营团队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直接支持(哪怕非专业的支持)。
还有就是拉融资的过程,刘伟驰个人关系较好的资方,是一个非常不尊重电影的投资人,聊天中对影视圈语气非常“鄙夷”,而且还要在影片中植入广告和客串。作为一部要拿奖的影片拍摄,这种关系别扭的资方是非常大的忌讳,加之向广告植入和员工出镜的这种商业片里都备受“诟病”要求的低头,更让冲刺影帝这个目标变得愈发荒诞。
反观影片在现实中,也犯了非常相似的错误。
定了春节档,自然是想要走商业大片路线,毕竟这几年,春节档一直是商业大片类型PK的修罗场。然而,从影片故事、内核到细节打磨,宁浩似乎更偏向一种文艺的黑色幽默小成本影片的角度打造,目标与行动的偏离,造成了最终失败的收场。
比如说,春节档这些年已经是标配“群星荟萃”,也就说每部电影都是多巨星组合的演员阵容。就《热辣滚烫》《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来讲,三部电影里都至少三位顶级演员参演。
而《红毯先生》里几乎是刘德华的“独角戏”,唯二知名度较高的梁家辉、林熙蕾,镜头并不多,梁家辉甚至只有不到一分钟的戏份。
从故事题材上来讲,春节档也多打感情牌或宏大叙事牌,而聚焦沟通问题的故事内核,格调上看更高,可非常不适合这种黄金档观众的口味。
结论是,从故事内核沟通、交流这个元素来看,影片是合格的。可作为一个想要拼杀春节档的商业大片尺度考量,《红毯先生》无疑犯下了非常多的专业性错误。
戏里戏外“交流”,犯了什么错误?
从《红毯先生》影片来看,围绕刘伟驰家庭问题、事业问题和私生活问题(婚外情),大量的细节来展现人与人沟通的困难。
作为影片高潮,刘伟驰发布了一则“骑马摔跤”的片花短视频,引发连锁反应。在刘伟驰视角来看,这个片段是“致敬”小李子钻马肚子桥段,展现了自己的敬业和认真。可在保护动物文化潮流的时代背景下,该短片遭到了短视频平台诸多网红的嘲讽和批评,且造成电影节主办方人员对刘伟驰的“谴责”,最终影响到影片资方的企业形象,该企业股价迎来暴跌。
这个过程里,刘伟驰个人情感影响公关策略的选择,是整个事件从爆发到不可收场的直接原因。
比如说,在危机公关的一次直播节目访谈中,马东饰演的主持人和刘伟驰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提词器实时滚动“专业公关术语”,眼看着就要淡化这起危机对形象的冲击,而刘伟驰“临时”情绪爆发后,说要捐款200万给动物保护协会。
这种突然的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宁肯捐款,也不道歉。
包括,刘伟驰的形象团队在探讨如何应对这次危机,工作人员提出应对方案时。刘伟驰却在强调努力有什么错吗?结果引发一些工作人员的反击,认为刘伟驰是暴君,最终演变成一场吵架。
混乱之中,作为电影“动物演员”之一的猪,从十几层、二十几层高楼上坠落,进一步加剧了刘伟驰公关危机的程度。
影片主人公刘伟驰,因为不会与公众专业沟通,并且不服从团队给出的危机公关方案,最终一步步将矛盾推向更深层的程度。
影片本身宣发上,有着类似的问题。
第一,过渡聚焦“自我叙事”。从宁浩一直以来的影片来看,都是有个人观点主张的作品。
《红毯先生》在宣传上,宁浩就很关注“交流”这个故事内核的表达。还有就是对娱乐圈秘闻揭露的大胆上,也让该片宣发聚焦在刘德华个人突破和宁浩导演的特立独行这方面。然而,这种专业性较强的表达,在商业上的收益并不高。因为电影想要卖座,让观众共情是最有效的工具。
如果说,影片将宣传视角聚焦在刘德华从影几十年,和观众一次深刻对话的定位,必然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影片,无论讨论热度,还是情感分上,都比这次宣发策略更有效果。
第二,宣传切忌“小聪明”。作为很早就在电影院里看过红毯先生宣传短片的人,一直以为这部电影是谈论港星恩怨的一部片子。在春节档之前很多电影开播前,都播放过《红毯先生》刘德华和梁家辉在电影节的“恩怨片段”宣传短片,也看过一些预热稿中,讲述电影里领奖桥段映射哪个、哪个娱乐圈真实故事。
可你看电影后,会发现这个宣传短片和电影故事有着很大的割裂,这个看起来是电影“浓缩”的宣传短片,其实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篇幅很短,并且后续故事里几乎没有任何互动。这种宣传属于小聪明,通过营造一个“卖点”吸引影迷。
但是,由于影片内核和这个“卖点”呼应不够,就会造成观影后的失落情绪滋生。就算我是比较喜欢整个影片文化内核,一想到本来要看一看港星“江湖秘闻”的期待,也有很深的遗憾。毕竟,港星陪伴了80后从少年到成年的一个漫长的生命历程,对于港星的现实故事,还是有很高的期待。
其实,单单聚焦刘德华,就足以让影迷有观看的欲望。如果在宣传片里,把电影中有关刘德华“真实秘闻”作为早期宣传重点。这样期待与实际观影就不存在落差,该片的口碑就不会如现在一样“崩坏”。
全文最后,仍为这部影片对沟通、交流这个现实困境的探讨而感到欣慰。商业大片未必都要“吸睛”,对现实问题的挖掘,同样是商业电影一直以来能够卖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互联网时代,忙碌的生活节奏,重塑了人和社会关系的形态。人与人说话几乎“随想随聊”,微信、电话、短信几乎可以微秒级把你想说的话发给对方。社交便利了,而沟通却困难了。
就像电影里刘伟驰一样,巨星造成的忙碌,让他没有更多时间思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妻子的纠纷,和孩子沟通过少,和工作人员的态度恶劣,和大众交流的情绪化,是一个人疲惫不堪后,只能靠下意识去应付对象的结果。
想想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生活不是一样快节奏吗?
晚上十一点来自领导的工作问询,紧张工作时来自家人的唠唠叨叨,就算是重症感冒输液期间,可能还要应付多年未见老同学“莫名其妙”的关心。时代已经冲击了传统的人际关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像刘伟驰一样,在新的时代中尚未能完全适应。虽然《红毯先生》退出了春节档,可其精神内核在我看来,比同期上映的影片都要深刻。
可好片子,为何没能大卖?就像我们的好心,为何总是收获坏结果?就像企业认真的公关,为何商业上反而负效应?时代变化,让一切传统法则失灵。
如何实现有效沟通,这是新时代的新课题,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请登录后查看回复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