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李小天
编辑 | 刘景丰
中企全球化,正迎来狂飙突进的加速发展期。
从海外市场的拓展来看,中企开拓速度可谓日新月异。中桥咨询曾做过调研,60%的中国出海企业海外业务已经涉及三个以上大洲/地区,74%的受访企业在东南亚有业务布局,65%已布局欧洲,62%已布局北美。中东与拉美,也成为中企探索的新蓝海。
从模式上来看,企业出海更是在不断创新升级、推陈出新。一方面,中国企业正在经历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出口,到技术驱动型、模式创新型、品牌先导型的升级之路;另一方面,产业链上下游抱团出海、协调发展,出海规模化、体系化趋势愈发明显。并且,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日益注重品牌形象塑造、践行ESG理念,坚持长期主义与高质量发展。
从本地化能力上来看,新一代出海企业正锻造出更深厚的本地化护城河。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到销售、运营、服务能力,再到品牌塑造、ESG打造能力——企业的本地化覆盖全价值链生态圈。而只有立足本土、因地制宜,企业才能够真正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中国出海企业在产业规模、海外开拓的速度、本地化能力上的提升,无疑值得深入探讨与总结。
12月19日,在潮起·奔流——2023全球领航者大会上,《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PayerMax出海业务商务负责人Jayce、奥瑞金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杨红强,以及沙特跨来控股中国区总经理郭建成,就“中国出海新主力,科技制造与创新未来”话题,展开圆桌讨论。
如今,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下,不仅电商、数字文娱、SaaS等互联网产品加速出海,制造业等传统行业也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产品能力与品牌形象的升级。
对此,《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认为,随着国际贸易格局的剧变,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加速演进,全球产业生态逐渐从工业化向数字化转变,出海也成为中国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中国企业出海,不仅仅是产品风靡海外,更是商业模式、品牌能力与技术革新在海外的拓展。随着中企的全球布局,中国也必然会重塑全球产业生态。
《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
作为跨境支付行业老兵,PayerMax出海业务商务负责人Jayce介绍说,如今,PayerMax在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搭建的跨境支付网络,不仅涵盖本地支付牌照,还包括本地化国家经理人以及本地化运营团队。优秀的本地化能力还能提供更多附加服务,如为还没有在当地设立主体的出海企业提供代缴税服务,为商户提供资金合规建议,利用本地资源为客户提供营销、运营的有力支持。
PayerMax COO Essay曾向霞光社介绍说,金融科技公司要想在中东拿到支付牌照,必须开出本地办公室、开设本地数据中心、组建本地团队、雇佣本地雇员。中东各国对于数据安全等各方面的监管相当严格,沙特甚至不允许数据出境。所以远程遥控根本不存在任何拿牌的可能性,监管人员是要定期在本地办公室看到人员在办公。目前海外市场对“本地化”要求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在过去,出海企业更多是利用国内外的信息差,以及发挥敢打敢拼的精神,逐渐摸索在海外市场的打法。但现在,出海成为很多中国企业的必选项,也是他们寻求新的增长周期的关键性道路,中企出海的供应链更完善,数字化与科技化的程度更高,稳定性与确定性也在逐渐增强。”Jayce说。
奥瑞金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杨红强分享说,作为一家综合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奥瑞金处于食品饮料产业链的上游,精准匹配客户的需求尤为重要。
基于此,奥瑞金实现了从产品出海,到不断加大海外投资与并购、在当地建设生产基地进行本地化运营的业务升级。
2021年,奥金瑞完成了对澳大利亚细分龙头Jamestrong的并购;2023年,奥瑞金和中粮包装合资在欧洲中东部建设生产基地。在欧洲、中东,奥瑞金持续物色合适的拓展机会,发挥在精细制造、数字化、自动化、产业链配套方面的比较优势。
刚刚过去的2023年,如火如荼的中东热潮让每一个出海人都看到机遇。中东第一大经济体沙特在国家转型战略“2030愿景”的驱动下,加快经济多元化转型步伐,释放出诸多机遇赛道。沙特,正在成为中国企业争相前往的热门目的地。而聚焦于沙特市场的跨来控股中国区总经理郭建成,在圆桌讨论中分享他所观察到的中国出海企业的变化。
沙特跨来控股中国区总经理郭建成
在他看来,首先,中企出海赛道愈加高端化。“高端智能家居、3D打印技术,都是目前比较火热的赛道。比如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在沙特创造了一项世界记录——我们打印了90套12米高4层的别墅,每套别墅的施工时间是一周,比常规施工工期缩短10倍以上,这折射出中国在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进化与升级。”
其次,中国企业出海规模更大,所带动的产业链长度、投资规模和经济效益更为可观。以中东目前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赛道为例,中企在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领域,生态链规模更为完善。
第三点,郭建成谈到,中国与中东之间的双向奔赴所带动的集团化出海成为一种趋势。比如阿联酋的中阿产业园,是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共同启动建设而成,重点发展新能源、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石油装备等产业。这种模式形成国内国外产业链的有效联动,经过政府统筹在海外落地产业链配套政策,体系化出海成为新的趋势。
中国企业在出海模式和能力上不断创新迭代,海外市场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过去的欧美、东南亚,再到新兴的中东、非洲和拉美,乃至澳洲和俄罗斯,中企多元布局、遍地开花。
比如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浪潮的中东北非地区,涵盖了从摩洛哥一直延伸到伊朗的20多个国家,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的数据,这一区域人口总量约为4.8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其中,海湾六国经济转型尤其引发全球瞩目。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3年的最新数据显示,海湾六国的人均GDP在4.22万美元-12.48万美元之间,均位于发达国家基准线(人均GDP两万美元)之上。除了高收入水平外,海湾六国30岁以下人口占比60%至80%,互联网普及率在90%以上,这些先天条件与市场状况适合电商物流、社交文娱、金融科技等多个行业探索机遇。
郭建成分享说,在“2030愿景”的驱动下,沙特加快数字化转型,发展多元产业。
如今,漫步在利雅得的阿卜杜拉国王金融城,会看到高耸入云的写字楼,各种肤色、种族的职场人士穿梭其中,和新加坡、迪拜这样的国际金融之都相差无几;沙特的首都利雅得正在建造大型娱乐城Qiddiya;沙特主权基金控股的开发商Red Sea Global在红海沿岸修建占地28,000平方公里的豪华度假区;西北部的未来之城NEOM,将打造生态旅游开放项目组合的景点——Leyja。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一家以豪华露营起家的公司Habitas,将在此仿照电影《沙丘》中的建筑形象,建造三座豪华酒店。
“中国的建材、家具、家电、智能化控制、智慧城市,还有一些文旅业态,在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市场应该有大有机遇。”郭建成说。
PayerMax出海业务商务负责人Jayce则用光伏、储能类产品出海与短剧出海的热烈状况,说明出海企业如何找准赛道、精准击中海外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PayerMax出海业务商务负责人Jayce
以储能类产品为例。2021年起全球储能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虽然在国内这一赛道的消费市场有限,但欧美地区的户用储能需求持续上涨,市场广阔。中国依托供应链优势与生产制造能力,成为了全球储能赛道的领跑者。
而2023年风靡海外的短剧热潮,则印证了海外消费者对碎片化的泛娱乐形态的强劲需求。中国短剧类产品的叙事模式与产品形态,稳准狠地戳中了全球观众的爽点。
目前欧美市场最具代表性的爆款短剧,当属ReelShort制作的Fated to My Forbidden Alpha,讲述两个狼人部落争夺霸权时,一名年轻女子卷入其中的爱情故事。推特上,一位美国观众如是分享她对这部剧的痴迷程度:“TikTok上的一个短视频,让我迷上了这部剧。它的情节老套,每集只有1分钟,你必须观看30秒的广告才能解锁下一集。但我停不下来了,谁来拿走我的手机……”
基于此,Jayce总结说,目前中国企业出海无外乎两个比较大的方向:
一是把本土的一些需求具象化,去挖掘某个区域内贴近民生但是在当地没有相应产业配套的产品,中国企业可以凭借供应链优势来开拓市场。
二是聚焦于出海企业的差异化细分市场。比如说服装领域,欧美的大码服装就是一个差异化细分领域,聚焦于这一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客群和企业的生存空间。
而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无疑要贴合当地目前的发展需求与产业政策。以中东为例,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东地区正在大力推进无现金社会的建设。
正如PayerMax CEO Liam向霞光社分享过的,我们通常理解的新兴市场,指的是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如果以这个为标准,那人均GDP比肩欧美、银行卡持有率与消费能力很高的中东地区,就不太符合。那为什么中东地区是新兴市场?在PayerMax看来,中东的新兴,在于其线上支付的渗透率还比较低(其电商货到付款比例占整个市场的70%-80%),与欧美市场大相径庭。
区别于欧美和中东金融科技公司,PayerMax提供了一种与中东市场既有选择不同的技术流派,且更具有性价比,无疑顺应了当地的发展所需。
如今,以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无人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产品出海蔚然成风。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五大手机品牌中,中国品牌占三席:OPPO、小米、vivo跻身其中。“中国制造”跃升为“中国智造”,产品的价值内核向产业链上游的创新研发环节不断攀升。
在圆桌讨论中,奥瑞金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杨红强从金属包装行业切入,讲述了企业加快产品创新的故事。奥瑞金自主研发突破的覆膜叠材料、灌型模式创新,从品牌策划到包装设计再到罐装服务。依托于在国内的产品能力建设,奥瑞金有效助力其在海外快速形成比较优势。
奥瑞金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杨红强
PayerMax出海业务商务负责人Jayce认为,跟老牌的科技出海国家相比,中国产品出海的科技水平还处于崛起阶段,但发展迅猛、一日千里。而以东南亚、中东、拉美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在以其广阔的市场潜力与发展前景,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中国企业前来开拓商机,这应该是未来十年中企出海重点投入的地域。
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全球爆发,加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数字化转型。网购、外卖、网游、线上社交等数字经济的体验成为疫情期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银行在2022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大流行导致数字支付的使用增加,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经济体(不包括中国),超过 40%的成年人使用银行卡、电话或互联网进行在线支付,数字革命深刻改变了人们付款和收款、借贷和储蓄的方式。中国的数字经济产业优势,在新兴市场大有可为。
沙特跨来控股中国区总经理郭建成认为,从用户体验上来看,科技出海最终要落实到产品的品质与效率,中国产品出海一贯拥有极致性价比。中企出海的终级目标应该是高质量的全球化,中华文明的深度、厚度与积淀,叠加现代科技文明的核心支撑,并且与海外本土法律、文化、组织深度契合,逐渐实现出海全球化与本地化的结合,在愈来愈多的海外市场获得成功。
而在技术革新、能源转型、产业升级的时代浪潮之下,中企走向全球化之路,必将更为笃定。
请登录后查看回复内容